管材挤出机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资讯动态 > 行业新闻

电线挤出机知识及厂家问题解决

2023-03-06 03:53:34

1、电线挤出机原理:


A、利用螺杆转动对胶料进行剪切并使胶料由进料口向机头方向流动;


B、押出机的进料区对胶料进行预热,并将原料不断向前输送,同时在此过程中排除料中水份;


C、压缩区主要将进料区推送过来的原料进一步加温使胶料完全胶化并将进行充分混炼,使胶料成份充实;


D、计量区主要将压缩区之原料进一步混炼,使胶料更加均匀,以保证胶料以恒定的体积和压力向前推送;


E、多孔板主要将料流由旋转改为直线流动,并支撑滤网得以过滤胶料中未熔之胶粒和杂质,同时以此增加押出内压,从而达到胶料在机筒的滞留时间完成充分熔化;


F、料流通过机头分流,并径由模具押出所需形状;


2、挤出机因用料不同而设定不同温度,以下是各类押出料加工温度:


A、PP、PE料一般押出各段温度在150℃-230℃之间;


B、PVC芯线料一般押出各段温度在130℃-190℃之间;


C、PVC外被料一般押出各段温度在120℃-160℃之间;


D、PU料一般押出各段温度在150℃-220℃之间;


3、挤出线材时,内外模怎样选用?


A、内模选用原则:


a、押出内模视铜线或芯线总外径决定(总外径=条数×1.15×单条外径);


b、芯线内模押出以总外径+0.1mm为宜;


c、PVC外层内模以总外径+0.4mm-0.6mm为宜(依芯线集合效果而定,芯线较圆则内模较小,芯线不圆或加棉纸则用较大内模);


B、外模选用原则:


a、PP、PE料为完成外径+0.4mm,PVC料为完成外径+0.05mm为宜;


b、PVC外被押出时外模选用为完成外径+0.3-0.5mm;


备注:PVC外被押出时外模选用受芯线结构及完成外径的影响较大;


4、线材偏芯怎样调整?


A、原因是锁模套松动造成偏芯;


B、线材调偏芯是机头锁模套以调整外模而进行的,在调整中应以松少紧多为原则;


5、绞线过预热的目的是什幺?


A、为增加胶料与铜丝间的附着力,以增强芯线抗摇摆性能。


6、火花机有什么作用?怎样设定火花机?火花机报警应如何处理?


A、 火花机作用是为检测生产中芯线出现的绝缘不良(如绝缘厚度不够或露铜丝)


B、 生产时火花机应设定在3kv;


C、 报警应即时调整机台解决此不良,并将不良报废;


7、过滤网的目的是什么?


A、1、过滤未熔胶料或杂质;2、调节押出机之压力;


B、防止螺杆中胶料烤焦或硬化;过滤网通常放两张,800目在内、100目在外;


8、为什么天车的张力不可过紧或过松?


A、 太紧会拉伤芯线,太松会乱线暴及生产;


B、 张力调整以手感线有蹦紧感为准;


9、押出过油或过粉的作用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A、 过油防止芯线粘连,过粉则防止芯线与外被粘连;


B、 过粉充足但不可过多,否则会引起外观不良,以用剪刀剥线易脱皮为准;


C、 过油不可过多,否则会引起外被起泡;


10、线材加AL、白棉纸、尼龙绳、棉线目的:


一是为提高抗摇摆性能,另一则是填充作用,使线材外观圆滑。


11、缠绕和编织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差异?


A、 目的是为提高抗干扰性能,在工艺上注意遮蔽率问题;


B、 不同之处在于遮蔽效果不同;


12、PP料、一般PVC、防火PVC 105℃(同SR PVC)在生产中怎样区分?


A、 通过燃烧实验(PVC 105℃燃烧后数秒内燃灭,PP料及一般PVC则持续燃烧)


B、 燃烧后有黑色残渣的为一般PVC、燃烧后无残渣则为PP,且PP在燃烧时起小泡,一般PVC则不会。


13、造成线材起粒的原因有哪些?应当怎样处理?


原因:A、温度过低胶化不良;B、温度过高胶化;C、过滤网处有料或滤网破裂;D、原材料良;


处理方式:A、适当加温;B、增加过滤网数;C、适当降温并清机处理;D、更换滤网;F、缩上处理仍有不良则可判定为原材料不良。


14、造成线材凸凹不平的原因有哪些?怎么处理?


PVC线原因:A、使用集合或缠绕芯线不圆顺;B、使用芯线不圆顺;


处理方式:A、1、缩小外模或将内模退后;2、使用加压外模;B、内模推前做半套管式;


15、造成线材粗糙原因有哪些?怎样处理?


芯线:A、PP料色母过多;B、温度过低;C、外模过大;


处理方式:A、依常规配色母;B、加温;C、依规定使用;


外被:A、温度过低;B、外模过大;C、内模过后;


处理方式:A、加温以机头和眼模温度为准;B、缩小外模;C、内模推前;


16、造成外被起亮怎样处理?


原因:A、温度过高,尤其眼模温度;B、内模太前,易产生机头死料;C、机头死料过多;


处理方式:A、适当降温(依实际情况,先从第 一节温度和眼模温度降低);B、内模稍向后退;C、清理机头;


17、线材外观有凹槽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应?


原因:A、内模太前,胶粒堵塞模孔;B、过滤网破裂或杂质堵塞模孔;C、模具破裂造成;


处理方式:A、内模后退并将其多次旋转;B、清理模具或更换模具。


18、造成线材亮雾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处理?


原因:A、水槽冷却水不足;B、眼模温控不稳定;C、押出温度的改变;D、原材批号不同的改变;E、分批生产造成;


处理方式:A、保持水槽水位(尤其第 一段水槽)B、通过机修或吹风等方法使其稳定;C、尽量保持机温的一致性或加速后的温度调整;D、调整温控保持亮雾面一致;E、首件生产和上批生产之亮雾度为准;


19、首件检验至关重要,它应当是在什么时候做?说明押出首件的具体内容。


首件检验即为开机的第 一个产品检验,因此应在每一次换规格或换料时进行首件检验以确保后续产品品质;


押出首件检验具体内容如下:


芯线押出:a、铜丝规格确认(条数及单条规格);b、芯线外径确认;c、胶粒种类确认(不可有杂色);d、偏芯度确认;e、外观确认;


外被押出:a、内层规格或芯线规格确认;b、偏芯度确认;c、外径确认;d、外观确认;e、脱皮实验;f、亮雾确认;g、原料颜色确认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标签

0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